关键字:财政政策 经济效应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的税收贡献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税收收入增长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税收收入连年攀高。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税收收入总额突破亿元,2003年突破20000亿元,2004年达到25718亿元;1999-2004年,税收年均增长2770. 83亿元,增幅达到19. 02%;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政府管理能力大大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所谓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主体,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中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与劳务,按货币计算的价值总额。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单位GDP所产生的税收,从纳税人来看,表现为宏观税负但从国家财政的角度来看,则表现为税收贡献。我们将税收占GDP的比重称之为经济的税收贡献率(见表3. 1) o 为较准确地反映各地的经济状况,我们以2000-2004年全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与GDP数据互动关系来折算各地的经济总量(见3. 2)0 税收不仅仅是国家从经济中摄取物质资料的手段或渠道,而且是国家介入经济、发挥对经济的反作用的重要杠杆。税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税收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进行宏观决策、实施财政监督的信息来源;税收是国家介入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实施宏观调控的工具;税收是国家参与国有资产价值管理的主要途径。正因为如此,税收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的存在”,因而又被称为“国家经济”。从表3. 1和表3. 2看出,中国经济的税收贡献率逐年提高,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进入了一个良性互动关系。随着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增强,国家财政逐年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不断提高,使全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论文之家 论文代写 原创论文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解决论文问题 代写论文 www.123l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