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政治论文;民族传统;社会思潮
二)回归民族传统、歌颂中华民族优异特征的思想倾向考诸于历史和现实,可以认为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还可以有另一种向度:回归民族传统、歌颂中华民族优异特征的思想倾向。有学者这样论述说: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如果说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是“世界化”,那么抗战时期的时代精神便是“中国化”。在抗战时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内的“中国化”
思潮成为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思潮,“中国化”、“中国味”、“中国魂”、“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成为流行于中国大地的词语。这种”中国化“思潮,就其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讲,指的是在国难日鱼、国势濒危、民族生命几有不能延续之形势下,弥漫于中国社会的那种热切追求”中国特色“、弘扬民族传统、并力图发现或证明中华民族的优异特征的心理倾向和思想共鸣。这种”中国化“思潮不仅被国共两党所自觉追求和利用,而且体现于史学、哲学乃至自然科学等诸多学术领域,主要表现为三民主义儒学化、新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不同的发展路向,并波及社会的一切阶层。③这种意义上所讲的”中国化“思潮,与抗战时期民族主义的兴起关系密切,可以理解为是民族主义的代名词。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对于这一时代思潮的回应,也是这一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于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新提出及广泛应用,”中国化“问题之成为广泛讨论的话题,亦应有如是理解。对此后文再议。
对于抗战时期”中国化“思潮的评价,有的研究者注意到了其政治动机,认为”中国化“是”一个使那些竭尽所能地将各种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变得更具有中国特色的代名词。这是合理的’和封建势力携手‘的最具体方法“④,也有研究者遵循叮救亡”
压倒“启蒙”的思路,认为“中国化”思潮“既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觉醒,也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困惑;既意味着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事业中的奋发,也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现代化事业中的挫折”;①而对于中共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的评价,除了主流的认识之外,或认为它与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形成有关,或认为它为“农民传统”
侵润中共肌体打开了大门,因为强调与工农兵的一致和结合,包括对民间形式以及传统的高度评价,是构成这个“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特别是广大民众中间很多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落后心理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化”、“大众化”及对“民族形式”的追求中得到保护和奉承。②或认为它标志着中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从一种知识真理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向以伦理中心主义意识形态转变。③凡此种种争议,将在后文将作尝试探讨。
论文网 代写论文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 论文之家 代写政治论文
www.123l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