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会计 资产减值 经济
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资产资产减值的概念是基十对资产的理解,因Ifu应首先理解资产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财务报表的框架》中的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指由十过去事项}fu由企业控制的、预期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财务报表要素”中认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或加以控制的”。IASC与FASB对资产的定义强调“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我国在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2000年底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006年2月15口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我国对资产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2000年底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2006年2月15口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中对资产的新定义更加强调了“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本质,从理论上与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资产的定义趋十一致。
根据资产的新定义,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控制或拥有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以上定义可见,资产的实质是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反之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则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资产减值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这说明,只有在资产预期带来的经济利益等十其取得时的市场价格时,企业才会做出取得资产的决策。取得资产时的价格代表了主体当时对资产在其寿命期内所能产出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合理评价。因此,资产取得时,会计上予以确认记录的资产取得成本(市场价格)同资产预期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是一致的。对存货等流动资产Ifu言,其价值随着产品的销售予以实现,对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Ifu言,其价值随着资产的使用逐渐被消耗和收回,并以折旧或摊销的形式予以表现。但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在资产取得时无法预料的不利因素,从Ifu导致资产取得时的价值评价曲线与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在特定时点上产生差距,这个差距即为资产减值。
从会计学角度看,企业的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部因素如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以及内部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从导致资产的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发生差异。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因Ifu相对十历史成本Ifu言,可收回金额是更为相关的计量属性。当可收回金额低十资产历史成本时,资产的账面金额就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该资产就发生了减值,二者的差额即为资产减值。2.1.3资产减值准备当资产发生减值时,财务会计应该正确反映资产的减值,Ifu反映资产减值差额的方式就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额度等十资产减值差额。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一一资产减值》规定,资产的账面金额超过了通过使用或销售Ifu收回的价值,这时该资产若是按超过其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准则要求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我国财政部在2000年底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的概念做了一般性的规定,即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十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06年2月15口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一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是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从我国最新对资产减值概念的规定来看,保持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
年初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境外上市公司和境内发行外资股的上市公司从当年起计提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四项资产的减值准备。
年底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要求对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即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
年2月15口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上述资产外,还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
从我国对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不断扩大可以看出,对十资产的计量更趋十稳健和反映真实价值。
论文之家 论文代写 原创论文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解决论文问题 代写论文 www.123l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