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产品;需求;技术条件
需求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社会公共需求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福利经济学派也提出,社会需求变化是影响政府支出的最基本因素。一般而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私人产品的社会边际福利递减而公共产品的边际福利递增,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提供具有数量上增加和质量上提高的要求,需要政府增加支出,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改善,出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政府的公共支出规模的会提高,而且由于文化、教育、娱乐、保健与福利等项目的收入弹性较大,政府用于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将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即社会消费需求弹性的变化会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产生影响①。社会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产品供给的动态化、多样性。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发展的实践及趋势也显示,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种类不断得到扩大,层次不断得到提升,扩大的需求又会拉动供给的增加。因此,公共产品供给的种类、数量及范围必须随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需求主体的有限理性和差异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农民是有限理性的,且大多数农民是风险规避的,他们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公共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强度,而对有利于农村社区整体发展或涉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需求强度相对较弱。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结构必然会影响农民的长远利益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教育、环境等关系农民长远利益、农村和农业长远发展的农村公共产品来说,由政府强制性供给(消费)往往更为有效。
正如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 } 1900 )所说:“尽管劳动者一般说来能最好地选择手段,但是并不能在同样普遍的意义上断言,消费者或被服务者能最好地鉴别目的,比如教育就是如此,受到个人认识能力的限制,那些最需要受到教育的人往往意识不到教育的重要,而且通过短期内的市场检验也不能使人们认识到教育的意义②”。另外,由于收入、生活条件、生产结构及家庭结构等方面差别较大,造成不同农户间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有孩子的家庭会更积极地主张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
技术条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技术因素可以对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产生较大影响。肯尼斯·戈尔丁认为,技术在决定一种物品的公共性或私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像助推器一样推动着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边界处于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技术条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条件的变化可以改变某些公共产品属性使得公共产品的公共供给向私人供给转化。排他胜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真实地显示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量,从而使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并获得收益成为可能,为公共物品的市场化供给提供动力。比如现代化的复杂自动灭火系统就使一些消防工作变得更为“私人化”,而新的演播技术使得世界上的娱乐变得更为公共化。二是技术条件的变化可以改变公共产品供给规模。技术进步可以降低某些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得这些公共产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从而促进这些公共产品的大规模供给。
论文网 代写论文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 论文之家 代写社会论文
www.123l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