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人力资源 高校教师 管理模式
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事务中,人力资源管理处于核心地位。首先,企业战略取决于其人力资源事宜,同时反作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实践。人力资源既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企业制定什么样的战略以及如何实现企业战略,均需要首先仔细考虑其人力资源事宜。企业战略一旦形成,人力资源便构成了企业战略的前线,并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的核心。
其次,企业的方方面面都需围绕着人力资源管理来展开。人、财物、信息等是企业管理关注的主要层面。在这些需要关注的层面中,人是最为重要的第一资源。只有管理好了人,企业的运作才能顺利进行。
鉴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着将知识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这将丰富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同时通过员工管理达到管理知识创新的目的,也为知识创新管理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现实意义①有助于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现了长期的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制造大国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劳动以及土地等有形资源的投入,这种外延式的扩张的背后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产业和产品结构失衡。边际报酬率递减到一定程度之后,经济将难以可持续发展。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和东亚经济的崛起得益于强大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而九十年代欧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振兴却得益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的国家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十三亿人口的映映大国,中国不能长期依靠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亦不能满足于做一个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高端产品的巨大市场,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的核心则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主攻核心技术,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才能形成持久的竞争力,进而牢牢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为了提高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需要实现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结果和表现形式。而要实现知识创新,则离不开企业的人力资源。因此,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模式的提出,对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②能够强化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细胞,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要靠企业来实现,而企业创新战略的实现要靠其主体—知识型员工。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知识型员工是最重要的资产。在未来的成功企业中,只有一样资产越用越有价值,即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机械终究会磨损掉,材料会耗尽,专利和版权会过期,商标也会丧失其吸引力,而员工从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洞察力不仅不会丧失,而且其价值会随着使用和实践得到提升[3]。员工的知识技能的开发需要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使一个企业不断超越其他企业,发展壮大而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宠儿与璀璨之星。
对于我国一些处于低成本组装业的企业来讲,知识创新理论的精髓也许尚难以充分理解和运用。他们仍然在产品制造成本功能维度上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对于技术逐渐稳固,开始从“成本/功能竞争”进入“价值竞争”阶段的知识型企业来说,知识创新理论提供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全新战略思考方法。这些企业可以尝试着将知识创新理论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去,发现自己组织内部所蕴藏的潜力在哪里,了解如何动员这些潜力,拆除知识流动的壁垒,让组织成员从“封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达到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总之,构建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强化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对企业在新竞争环境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之家 论文代写 原创论文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解决论文问题 代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