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代写论文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 论文之家 代写理科论文
关键词:政府干预;股权结构;绩效
目前的文献主要探讨国有股权对绩效的影响,以及国有股权是否存在一个最优的区间。
政府干预对公司治理有利的观点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
政府作为最大股东,尽管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但在抑制管理层的代理问题时,可能扮演关键角色。特别是政府高度控股的大型国有企业,政府对国企的监督是非常强的。尽管和西方式的市场化导向的市场治理模式不能相提并论,但这种政府导向的政府治理至少好过于股权过度分散、小股东选择搭便车的没有内部治理的治理状态。李涛(2002)、白重恩(2004)、田利辉持有这种观点。二是加大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受到政府在市场准入和税收方面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时,政府往往会作为政府的隐性担保人,这有利于国有企业的绩效优化。田利辉(2005)、韩朝华、李涛(2005)等持有此观点。
政府干预对公司治理绩效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一是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政府往往有政治目标,这可能会带来严重行政干预,歪曲资源配置,降低公司效率。
二是政府寻租。政府官员为自身利益最大化,将国有企业作为提款机,谋取私利。
三是国有企业的政府股东往往处于所有者缺位的状态,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特别是现金流控制权为零,这使得国有企业存在较大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夏立军、白重恩(2005, 2006)、施东晖(2003)、徐浩萍等(2007) ,罗党论等(2007)、刘星(2007)、佘晓明(2002) , Xu (1999)、杜莹、李涛(2005, 2007)、廖冠民(2007)等均认为政府干预对国有企业干预有较强的负面效果。
刘芍佳等(2003)对现有分析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的文献进行了反思。他们利用终极产权论(the principle of uliimate ovmership)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主体进行了分类发现,中国84%的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为政府,而非政府控制的比例仅为16%。目前的众多研究将法人股和国有股并列来研究事实上,我国的法人股和欧美等国的法人股存在较大的差异,即国外的法人股往往为实体公司和机构投资者,而我国的法人股主要是国有企业,因此,某些企业表面上看国有股比例不高,政府不控股,但当法人股的最终控制人为国有企业或政府时,这些企业仍然是国有企业。因此,在界定企业的控制者时,即在划分企业属性时,应该确认最终控制人是谁。
国有股的最优比例问题,许多学者认为国有股比例越高,公司绩效越差,但部分学者认为,最优股权存在一个“倒U”型问题,即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上升,国企绩效下降,随着国有股比例继续上升,绩效开始上升。理由是:政府持股比例低时,现金流控制权较少,政府监管企业的激励不足;而当政府持股比例较高时,政府往往会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监督管理者,减少代理成本,同时对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补贴企业,。提高企业绩效。刘小玄(2005)对改制企业分析发现,当国有股权在70-100%时,国有企业效率最差,当国有股权下降到70-50%时,企业效率显著上升。冯舜华(2001)发现,对俄罗斯100家企业调查发现,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32%,最大股东为外部人的平均持股比例高达35. 6%;最大股东为国家的平均持股比例为42. 5%o Tiara (2008)在对上市公司实证后发现,当政府持股比例达到25%,公司的TobinQ值开始增加。Bai (2004)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的观点。
论文网 代写论文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 论文之家 代写理科论文
www.123lww.com